U19男篮水平中游,胜负需明晰。
U19中国男篮的本次世界杯之旅迎来了他们最为引人注目的对手——非洲实力强大的喀麦隆男篮。在四节激烈对抗的比赛中,他们经历了一波三折,最终惊险地赢得了收官战的胜利。在最后的关键时刻,张博源因一次违体犯规送给了对手两次罚球机会,那一刻,许多球迷的心跳似乎都停了一拍。而当紧张的空气笼罩全场时,喀麦隆队在决胜时刻也稍显手软。尽管在罚球大战中,中国男篮凭借更为稳健的表现成功保住了胜利,但整个赛事的战绩最终定格在了2胜5负。
从小组赛开始,中国队遭遇了五连败的困境,这无疑让球迷们对这支U19男篮的天赋产生了质疑。这支被认为拥有历史最强天赋的队伍,为何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呢?回顾U19队史,我们可以发现,在世界杯中取得第13名实际上是一种正常发挥的水平。自1983年首次参加西班牙男篮世青赛以来,中国队的成绩一直在第9名至第15名之间波动。
虽然队史曾有过辉煌的时刻,比如2013年那支U19男篮在赛事中声名鹊起,最终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,但也有过最差的战绩——2019年垫底第16名。即使在郭昊文这样优秀的球员的带领下,也无法改变全败的局面。然而,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次的表现就全面否定这支队伍的潜力。胡金秋、孙铭徽、赵睿等领衔的2015届U19男篮虽然取得了第15名,但他们的实力和潜力不容小觑。
近年来,U19男篮的表现持续走低,但2023年在杨瀚森的带领下有所反弹,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他们的表现抱有过高的期待。通过这七场比赛,我们暴露出了技战术水平和战术素养的低下、比赛习惯的不足以及一号位人选的不明确等问题。
首先,技战术水平和战术素养的低下是显而易见的。这既与球员的能力有关,也与教练组的指导有关。在面对身体对抗较弱的约旦男篮时,我们的球员能够发挥出水平;而在其他比赛中,面对身体条件相似的对手时,许多球员就显得力不从心。这也暴露出我们基层选拔球员的思维僵化,需要更加全面地考核球员的能力。
其次,比赛习惯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。在这届赛事中,我们的篮板球几乎每场比赛都被对手爆掉。即使我们有像郇斯楠这样的明星内线球员,也需要其他球员的配合和努力来抢下更多的篮板球。然而,我们的球员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,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。
最后,一号位的人选也是让人感到迷茫的问题。虽然朱正有着出色的突破和视野,但他的身高在成年组比赛中可能成为一个问题。教练组在使用他时需要权衡利弊,找到最合适的战术安排。
总的来说,这次U19世界杯之旅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,但我们不能否认小伙子们身上的潜力和希望。如果有更高水平的教练组来指导他们,或许他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。加上杨瀚森在选秀大会上的成功以及其他年轻球员的崛起,我们或许能在这一代球员身上看到中国男篮的复兴之路。加油吧!